探秘龙井茶加冕“御茶”的历史谜团

龙井茶作为十大名茶,深厚世人喜爱。民间有关龙井茶的故事、传说层出不穷,但其起源于何时,又在何时成为皇室贡品,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。

一、龙井茶的起源与形成

杭州产茶历史悠久。陆羽《茶经》中记载:“浙西以湖州上,常州次,宣州、杭州、睦州、歙州下,润州、苏州又下”,还写道“杭州临安、於潜二县生天目山,与舒州同;钱塘生天竺、灵隐二寺”。这里明确提到杭州产茶,但彼时茶叶品质不高。晚清学者俞樾写:“按今杭州之龙井茶......生天竺、灵隐二寺庙,然则当时龙井亦未知名”。

至南宋时期,龙井产茶的史料并不详细,但《咸淳临安志》载:“茶,岁贡见旧志载,钱塘宝云庵产者名宝云茶,下天竺香林洞产者名香林茶,上天竺白云峰产者名白云茶。盖南北两山及外七邑诸名山大抵皆产茶,近日径山寺僧采谷雨前者以小缶贮送”。由此可以看出,当时龙井或许已经开始产茶,只是仍不知名,所以不见诸史料。

元代儒学家、诗人虞集有《次邓文原游龙井》一诗:“烹煎黄金芽,不取谷雨后。同来二三子,三咽不忍漱。”诗中明确记载龙井产茶,且质量较高。而有学者通过史料收集与考证,认为龙井茶之名最早见于明初。元末明初文人唐之淳(1350—1401)在《雪水烹茶》诗中明确记载:“乞得银河水,来烹龙井茶”。

龙井所产茶叶被称为“本山茶”,这一称呼在明、清都曾见于记载,“茶,出老龙井者作豆花香,色青味甘,与他山异......而龙井、法相僧收以语四方人曰本山茶”。或许是“龙井茶”已经深入人心,“本山茶”的说法不常见于史书记载,容易被人忽视。

二、龙井茶的入贡

贡茶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室享用的茶叶。最早的贡茶记载可追溯至晋代《华阳国志·巴志》:“周武王伐纣......丹漆茶蜜……皆纳贡之。”

古代贡物制度大致可以分为三种:一是由地方自下而上向中央进献;二是由部分有资格的官员自愿进贡;三是任土作贡,各地以具有地方特色的特产进贡。贡茶制度的正式形成和发展在唐代。唐宋时期,贡茶的征收可以分为两种形式,一是地方州县定期定缴贡,二是在地方设立贡茶院,专门制作贡茶。迄今为止,尚有现存的唐顾渚贡茶院遗址与宋北苑贡茶院遗址可考。明初统治者认为团茶劳民伤财,于是废团进散;至嘉靖以后,则由地方定期定量征购,这一制度基本为清代沿用。

明代文献虽屡赞龙井茶品质,如屠隆《茶笺》称“龙井不过十数亩,外此有茶似皆不及”,许次纾《茶疏》亦将“钱塘之龙井”与虎丘等名茶并列,但官方贡茶记录中未见其身影。嘉靖《浙江通志》载明代浙江贡茶五百斤,其中“杭州府贡茶芽四十斤”,而《枣林杂俎》详列各县贡茶清单中,杭州府仅临安、富阳两县入贡,龙井产地钱塘县未列其中。

据史料记载,清雍正年间,宫廷大量使用的是黄茶、散茶、六安茶。除此之外,也用其他茶叶,但大多为地方高级官员单独进贡。如雍正二年,两江总督“特备土产新茶百壶,恭请进献”;乾隆二十五年,杭州织造西宁、浙江巡抚庄有恭、漕运总督杨锡绂分别进献“龙井雨前茶”、“龙井茶”。

至于龙井茶在何时成为贡茶,学术界的说法不一,但大多认为是直至乾隆时期才成为贡茶。一是乾隆时期,关于龙井茶进贡的记载已经明确;二是乾隆皇帝多次南巡,作有龙井茶赞诗数十首。但有学者进行考证,提出龙井茶在康熙时期已经成为贡茶的说法。

清雍正皇帝御制文集中《驾郊外驻跸遇雨》写道:“博山香热余烟袅,龙井茶敲活火煎”,此处明确提到雍正皇帝在郊外遇雨之后品尝龙井。后有学者对此进行修正,认为应在康熙时期,其论据如下:

《驾郊外驻跸遇雨》全诗名为《秋日随驾郊外驻跸遇雨》,此文出自《世宗宪皇帝御制文集》卷二十四。《世宗宪皇帝御制文集》收录的是雍正皇帝的诗作,但从第二十一卷开始称为《雍邸集》,所收录的是雍正即位前的诗作,故而这首诗应当写于雍正即位之前,也就是康熙时期。此时雍正皇帝所谓的“随驾”,自然就是“随康熙的銮驾”,因此至少在康熙时期,龙井茶就已经成为了贡茶,获得清朝统治阶层的喜爱

康熙二十五年《杭州府志》记载:“茶......然终不如钱塘出龙井者名。龙井茶色青味甘,其品绝高。”由此可见,此时龙井茶的品质已经非常好了。康熙在六次南巡中,五次曾到达杭州,两次游览西湖,兼之“驻跸之地,亦必以方物寄献”“迎銮贡”制度,更佐证了康熙时期龙井茶成为贡茶这一结论。

龙井茶植根于杭州悠久的茶文化脉络之中,可以说一杯龙井茶里,藏着久远的江南贡茶史。从元代诗人虞集笔下的“黄金芽”,到明清时期人人赞誉的“其品绝高”,龙井茶凭借其独特风味走向十大名茶的行列。下次细品龙井清韵时不妨遥想,康熙皇帝的茶杯里,或许也曾荡漾过这抹西湖春色。

参考文献:

[1] 陆羽.茶经[M].北京:中华书局,2010:166.

[2] 潜说友.咸淳临安志[M].台北: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,1983:556.

[3] 俞樾.茶香室丛钞[M].北京:中华书局,1996:420.

[4] 唐之淳.唐愚士诗[M].1868.

[5] 佚名.钱塘县志卷一[M].台北: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,1975:95.

[6] 翟瀚,翟灏.湖山便览卷一[M].台北: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,1983:695.

[7] 唐郦薇.清代前期贡茶问题探讨[D].南京大学,2014.

[8] 左亚斌.龙井茶的起源和入贡[J].中国茶叶,2020,42(05):64-68.

[9] 吴振棫:《养吉斋丛录》,北京:中华书局,2005年

[10] 王慧.清宫中的龙井贡茶[J].文物天地,2014(7):38-44.

[11] 鲍志成.关于西湖龙井茶起源的若干问题[J].东方博物,2004,(02):80-100.

[12] 张银根.略说贡茶[C]//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集(1994—1997).[出版者不详],1998:96-102.

[13] 无园.龙井贡茶[J].紫禁城,1982,(02):7-8+15.

(来源:杭州西湖龙井茶博物馆)

2025年7月30日 09:58
浏览量:0
收藏